信都富硒大米(富硒大米能补硒吗)
2015年浙江农博会无论从展会内容、展销产品和专题活动都较为丰富,是一次农业经营主体与消费者合作交流的大聚会、农产品展销贸易的大盛会、农业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展示宣传的大集会。不过呢,小农菌特别喜欢旱粮展示展销区里“包子”,为什么呢?这是小农菌第一次吃哦!
在萧山新农都会展中心的旱粮展示展销区里,许多前来逛展会的人们排起了长队,只为品尝一只“不一般”的包子。
“这可不是普通的包子,它可是用马铃薯做成的?!闭骨ぷ魅嗽币槐呓馑?,一边揭开一屉新的蒸笼,将一只热气腾腾包子递了过来。小农菌咬了一口,发现除了个头比普通包子小一点,口感稍带一点韧劲,几乎和普通包子难以分辨,不由得啧啧称奇。
马铃薯做成的包子、番薯做的年糕、玉米做的小零食……五谷杂粮成为本届农博会的一大亮点。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旱粮走俏农博会的背后,是我省近两年来旱粮产业的突飞猛进。据省农业部门统计,今年我省旱粮播种面积达696.84万亩,同比增加32.95万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的36.1%。
五谷杂粮抢手
在和平会展中心的一楼展区,前来参展的嘉兴农户周国良正忙着补货,将自家展台上重新摆满一包包塑封的大豆、赤豆、黑豆等有机旱粮产品。“没想到,这些东西在农博会上那么好卖,才两天的功夫,之前带来的几箱都卖完了?!敝芄妓担辉缬中碌骼匆慌?。
周国良种旱粮已经有年头了,他说这几年随着人们对主食消费需求的多元化,旱粮越种越有滋味??吹搅似渲械纳袒?,他联合周边102个农民,组织成立了嘉兴市明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将300多亩旱地主要用来专种杂粮。
不仅如此,儿子周高峰如今也子承父业,一边进行有机种植,一边还搞起了网店,进行网上销售?!耙豢凑庋浇镒暗拇蠖?,经过简单加工,塑封包装后能卖到合作社的?!敝芨叻逅?,虽然现在合作社卖粮主要还是靠传统渠道,但他相信网上消费群体对旱粮的热情能把这块业务越做越大。
离周国良的展位不远处,上虞崧厦镇胖子食品厂的展位前挤满了人。原来,这里的主打产品年糕和别处不同,不仅有传统水磨年糕,还有各种颜色的杂粮年糕?!鞍岛焐氖歉吡荒旮?,紫色的是紫薯年糕,黄色的是玉米年糕……”展位负责人潘奇扯着略微嘶哑的嗓子说,一般的年糕,哪家都有,可她的杂粮年糕可不多见。“这两天生意太火爆了,你看我这嗓子都变哑了?!?/p>
玉米饼、番薯片、薯条等杂粮小零食在农博会上也同样走俏。一位阿婆手拿半包没吃完的玉米饼,又一次来到海宁海州香禾食品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对销售员说,“你家这玉米饼又香又脆,而且不是很甜,适合我的胃口,再给我拿10包。”展位负责人吴张清说,他们公司主打产品就是玉米饼,这几年业务发展很快,今年销售额已经突破千万。
旱粮种植看好
早粮产品热销农博会的背后,是浙江旱粮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多的浙江农户正是看到这一点,尝试引进新品种,将以往土地“冬闲”的时间利用起来,提高亩产效益。
在磐安县丰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番薯地里,番薯已到了收获的季节,仓库里储藏了不少收下来的番薯?!拔颐钦饫锏姆砥分挚刹簧伲值米疃嗟囊缕分置阅阈》??!焙献魃绺涸鹑死餍阍滤?,这个品种最俏,前阵子刚有上海、杭州的客户过来拉走了35万斤?!耙还锫?块多,农户种一季一亩地就能有3500元?!?/p>
厉秀月告诉我们,他还在尝试更多新品种。去年,合作社刚引进了一个新品种“美国豆薯”,亩产量只有500斤左右,但因为口感好,卖到40元一斤还供不应求。
提高亩产效益,除了新品种,还少不了创新农作模式。在兰溪市马涧镇的马铃薯生产示范基地,秋马铃薯刚刚结束采收。“现在我一年种三季,从地里‘刨’出的东西越来越多?!被馗涸鹑酥芨Q羲担谝患局执郝砹迨?,第二季种水稻,第三季再种秋马铃薯,每亩纯利润少说也有3000元。
“类似周福阳这样的轮作模式在浙江正越来越多?!笔≈种惨倒芾砭趾盗缸也倘氏榻樯?,目前,我省已经探索出了10多种旱粮高效栽培模式,包括“双季小番薯-蔬菜”、“高粱-蔬菜”、“马铃薯-水稻”、“大小麦-春大豆-晚稻”、“蚕豆-玉米-晚稻”等种植模式。
这样“一地多用”的模式对土地有伤害吗?对此,兰溪市农作物技术推广站站长黄洪明表示,这种轮作模式茬口搭配合理,不仅土地利用率比较高,而且由于不同作物之间的轮作,能够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对提高品质和产量都有帮助。
种旱粮,既鼓了浙江农民的腰包,又攥紧了饭碗。为此,省政府于2013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旱粮生产的意见》,鼓励利用冬闲田和低丘缓坡、园地、山地等旱地发展旱粮种植?!兑饧分赋觯诰┮挡棵湃隙ǖ暮盗干啬谥种灿衩?、番薯、马铃薯、大豆等旱粮作物,省财政按种植土地面积给予每亩125元的直接补贴;对在果园、桑园和幼疏林地间作套种同一旱粮作物100亩以上的种植者给予每亩20元的直接补贴。
产业链条延伸
政策支持让我省旱粮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然而,产量提升之后,旱粮如何避免卖难?
生产红薯粉丝的临海市东塍镇的福禄豆面合作社采用的办法是:根据加工订单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在市场价格较低时实行?;ぜ凼展?,确?;嘏┗е种埠盗覆豢鞅尽!叭ツ晡颐歉荻┑ビ肱┗┒┝?750亩地的生产合同?!绷俸J懈B欢姑婧献魃缋硎鲁ぶ懿趴到樯埽庋┟裰值酶判?,我们加工生产也更有底气。
在诸暨,绿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产业化经营打消旱粮种植户对销路的担忧?!巴ü盗干罴庸ぃ颐谴酥鼙?.5万亩甘薯基地?!惫靖涸鹑朔胗啦沤樯?,目前他们已经研发出了多个系列20来个品种的产品。去年,还新造了一条“甘薯薄脆”的生产流水线,生产的“红薯薄脆”、富硒薯片等休闲食品。
“绿康对旱粮深加工的探索,正是我省延伸旱粮产业链要走的必经之路?!笔≈种惨倒芾砭趾盗缸也倘氏樗担欢?,目前市场上的旱粮加工产品还相对单一,加工方式也较为初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旱粮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蔡仁祥说,其实旱粮深加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耙月砹迨砦?,它可以加工成马铃薯全粉,用于制作各种我们日常吃的食品。”他说,这次在农博会的旱粮展示展销区让大家品尝的肉包子便是用马铃薯全粉和小麦粉做成的,口感几乎和普通肉包一样。“另外,它还可以做成‘人工米’,这种米混合了小麦粉和马铃薯全粉,从营养上来说并不比普通大米差,而且在国际上这种功能米也很流行?!?/p>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