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天然富硒茶(湖北富硒茶的功效与作用)
洞庭以北,故为湖北。湖北之北,便是随州。
“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随州,一座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5000年前,炎帝神农在这里诞生,农耕文明在这里发源。今天,作为湖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随州这个农业大市拥有着近23万公顷的基础农田,农业在地方经济总量中占比13%。
相传,炎帝在这里植五谷、尝百草,发现了灵芝,认识了最早的菌类。1978年,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杨新美在这里播下了人工栽培香菇的星星之火,从此香菇致富的种子撒遍全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支撑了随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致富和民生改善。
“随州作为湖北省粮食主产区之一,发展农业,产业是必不可少的。而发展产业一定不能凑热闹,要发展适合于当地、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彼嬷菔形榧浅氯鸱褰樯埽八嬷菔窍愎街?、花菇之乡,也是香稻的适宜产地。同时,还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加工。‘两香一油’对实现乡村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
自然禀赋人工培育香菇香稻香飘万里
“一年种菇盖新房,两年种菇娶新娘,三年种菇奔小康。”这是当地百姓津津乐道的顺口溜,也是香菇致富的真实写照。随州市有香菇生产经营企业180家,常年种植香菇超过2亿袋,干香菇产量突破6万吨,外贸出口达6亿美元,产业链年综合产值超过300亿元,整个香菇产业惠及当地10多万户家庭。
“我们有30万成熟掌握香菇种植的农民。在随州,平均每4个劳动力就有1个是香菇种植能手?!彼嬷菔形N?、常务副市长林常伦介绍,“种植香菇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光照、温湿度都十分讲究。随州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种植香菇,菇农几十年摸索出来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p>
随州为什么能成为全国香菇四大主产区之一?为什么能培育出产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最优质的白花菇?
北纬30度,一条神秘又奇特的纬线,位于其中的随州地处大别山区,长江、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南北地理气候的分水岭。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优质道地香菇的黄金产地。较大的昼夜温差,使得香菇易产生深裂质密的白色花纹,于是,便完成了从香菇到花菇的华丽转身。
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除了适宜的气候条件,还有丰富的森林宝藏。随州的森林覆盖率近50%,其中栎树资源十分丰富,而栎树,就是香菇培养基最重要的原材料,再生能力极强的栎树保证了随州香菇的持续化生产。
有原料,更要有人才。1978年,年近七旬的植物病理学家、真菌学家杨新美在随州市三里岗镇杨家棚村调查时发现,当地很适合栽培香菇。为了找到合适的品种,杨新美白天亲自带队,翻山越岭采集野生香菇菌种;夜深人静,房间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时再进行菌种的分离工作。40多年后的今天,随州香菇秋栽、集中制袋模式成熟,香菇种植和经营管理人才过万,遍布全国各地。
生产有规模,产业成链条?!八嬷菔幸呀ǔ善分址庇⒓际跬乒恪⒋显耘?、设备制造、市场交易、精深加工、外贸出口等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彼嬷菔形N?、宣传部长张卫介绍?!拔颐怯懈愎缴喙氐呐┮挡祷壹吨氐懔菲笠?家,省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26家,具有自营出口资质的企业48家?!彼嬷菔形扛辈砍ね跸宀钩涞?。
“每生产两斤,就出口一斤”的随州香菇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多年占据香港香菇市场70%左右的份额。不仅如此,随州市所有香菇出口企业的产品都进行了境外认证和商标注册。2018年,“随州香菇”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认证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证,并入选全国具有代表性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除了香菇,“两香”中的另一香便是随州香稻。随州香稻是明代嘉靖年间的贡米,上世纪80年代,“鹦鹉”大米闻名全国,是高端大米的代表。那时候,随州香稻走南闯北都是免检产品。
2016年8月27日,袁隆平院士在随州市调查时说“随州这里土质好、气候好、水源好、栽培技术一流,是中籼稻最适宜的生长区域,这里的中稻产量高、米质好。”因着良好的种植环境,同一中稻品种在随州种植,生育期延长10-15天,结实率提高2%-5%,千粒重增加1-3克,垩白度减少30%,亩产量提高100-150公斤。
政策科技双轮驱动小香菇做出大文章
2016年6月,经湖北省科技厅批准,湖北省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正式落户随州市。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可以凝聚全国最高端的科研力量,合力解决香菇行业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从而带领整个产业向高端迈进?!苯刂聊壳?,研究院已获得2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建立了完善的香菇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实现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2019年,随州市随县创建国家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项目获得国家批准,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随州香菇”培育成为国家级品牌,随州香菇再次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
随州市委、市政府把“随州香菇”作为“三城四基地”的重点产业基地打造,出台了《随州香菇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未来3-5年形成产业链产值1000亿元。为实现这一目标,随州市正积极推动香菇产业创新性、高质量发展。
“为了建设高标准的‘香菇产业基地’,我们做到了‘五个狠抓’,即狠抓菌种市场优化管理,狠抓香菇标准化基地建设,狠抓企业转型升级步伐,狠抓品牌创建和宣传,狠抓项目资金争取?!彼嬷菔信┮蹬┐寰志殖ば旆娼樯埽?017年至今,市县两级共争取国家级香菇专项资金1.7亿元,其中随县现代农业(香菇)产业园建设项目资金1亿元,促进了我市香菇产业的发展。”
从2018年开始,随州市大力推广“集中制棒、分散出菇”模式,并鼓励引导大户规模化发展。集中制棒有助于保证品质的一致性,方便安全管控,适合大规模生产。2019年,全市香菇种植规模2.2亿袋,同比增长15.8%。其中种植规模5万袋以上的基地94家,标准化“集中制棒”基地54家,标准化、规?;⒒祷殉晌嬷菹愎街种驳谋昵?。
这里,有着香菇科技产业园、香菇产业技术研究院、香菇智能种植基地,同时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香菇研究种植试验基地?;匮芯肯愎街亟鹗?、农残防控技术,培育富硒香菇、灰平菇、黄伞菌、猴头菇、榆黄蘑等食用菌的新型品种,研究利用新技术提升深加工产品档次。
要想更好地带动菇农受益,就需要让香菇拥有更多的附加值。随州市积极鼓励在小香菇身上做大文章,发展香菇的深加工,不少香菇加工企业也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香菇酱、香菇脆等香菇食品已经比较成熟,香菇中药饮片、香菇多糖胶囊、保健品等产品是各家正在积极探索的领域。随州市有8家企业开发香菇深加工项目,其中2019年已经投产5家,2020年将投产3家。2019年全市香菇精深加工产品出口可超1.1亿美元。
为了让“随州香菇”的品牌更加响亮,2019年12月6日-8日在随州市随县成功举办了2019湖北·随州国际香菇产业博览会,大大提高了随州香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相约“菇乡”、共话“菇事”?!啊讲┗帷褪且芷鹩岩昵牛蚝锰厣?,唱好经贸戏,让更多随州香菇走向世界、飘香万家,引领全国香菇产业高质量发展?!彼嬷菔信┮蹬┐寰肿芘┮帐ν踝谘捉樯埽肮讲┗帷背晒η┰贾卮笙钅?2个,签约金额40亿元。
“我们在3年前调整了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稻。”随州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李常贵介绍,“香稻实行‘双订单’模式,即种子经营企业与农户签订优质稻种植合同,确保农户种植的优质稻品质优良;稻米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加价收购合同,让农户能稳定增收?!?019年,随州市“双订单”推广面积30万亩,带动发展优质稻面积150万亩,其中500亩以上订单种植基地120个。
辐射带动全方位深层次加工效益高
“裕国菇业有着集深加工、标准化栽培、休闲食品加工、生物科技提取、文化研究等于一体的完整的香菇产业链体系。在这里生产加工的香菇,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备弊芫砺斐?,“我们有1000亩的示范基地,并通过‘企业+农户+合作社+科研单位’的模式,带动菇农增收?!?/p>
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李玉是国际著名的菌物学家。在裕国菇业,他有着自己的院士工作站,用实际行动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随州香菇品种的研发、香菇种植的优化提供了更加科学、专业的指导。
“药食同源的香菇是我们随县的名片,要大力发展香菇的深加工,将香菇产业做大做强。”随县县委书记、县长陈兴旺说。裕国菇业从2012年开始与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把香菇加工成口服液,产品供不应求。卢华东介绍:“从香菇中提取多糖,平均每斤香菇科技研发投入1元,就可以多卖3元。”
“‘菇的辣克’香菇酱作为2019年世界军人运动会唯一指定香菇酱料,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特别是一些年轻消费者非常喜爱?!逼吩垂靖弊芫碚盘谓樯?,“公司90%以上的香菇酱出口东南亚和美国,今年出口总额已经突破8000万美金?!?/p>
品源公司拥有2000多亩的自有基地,辐射附近5个乡镇的5个合作社。菌棒由公司统一提供,技术指导有专门人员负责,菇农只需“拎包入住”,日常查看照料。品源公司生产的香菇酱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包装形式,小罐装用于出口,小袋包装供应飞机、高铁。
“别人不敢想象啊,6月份才开始筹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香菇都长出来了?!比投7丁⑺嫦鼗诽墩虬厥魍宕逯Р渴榧钦盆媛倭成下亲院?。“萌阳食品”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是其发展路径?!拔颐谴迦癫喂?,同时整合扶贫资金,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若每户入股1000元以上,村集体就出资赠送1000元股金,入股金额以赠股加配股的总金额为准。”
“今年是我种香菇的第15个年头。”村里的技术员毛义旺家里世代种植香菇,1年前县里组织的技术培训班是他科学种植香菇的一个转折点,也是现在负责全村香菇种植技术指导的保障。“我在村里入股5万元,在基地工作还能有额外的工资,一年收入20多万元?!?/p>
“村里一共种了20万棒的香菇,还建有100万袋以上规模的‘集中制袋(棒)基地’。第一期投资300万元,目前盈利120万元,分红33%,也就是每100元可以分到33元?!闭盆媛俳樯?。
曾都区洛阳镇邱畈村的香菇合作社的冷冻库就在香菇大棚旁,贫困户孔祥文老两口今年通过银行免息贷款开始种植香菇。“我家有1.1万棒,目前毛收入有7万元,除去3万元成本,纯收入4万元?!毕愎酱笈锿獾呐谱由匣贡曜⒘思际醢锓鋈?、村组帮扶人。
“我们筛选推广了万象优、野香优等多种适宜随州本地种植、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通过发展订单种植,不断扩大优质品种规模,随州香稻主要品种的市场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彼嫦叵匚N?、宣传部长刘炳坤介绍。
产业就在家门口乡村振兴有奔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初的荒山荒坡已经被油茶、油用牡丹所覆盖,一片生机盎然。随州市有60万亩的木本油料种植,既绿化了荒山,又产生了经济效应,同时还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支持。
在位于随州市高新区淅河镇独山、大小铁山、府君山等山上的湖北丰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以油茶种植为主?!坝筒枋鞘澜缢拇竽颈居土现?,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油茶树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并且是很好的生态物种,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作用很大?!焙狈崮昱┮悼⒂邢薰径鲁ば斓烂鹘樯?,“这里原本都是荒山,土地贫瘠,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公司2009年建设基地,从老百姓手中流转了3万亩荒地,山上主要种植油茶、核桃”。
一朵牡丹花,富贵一方人。位于龙脉水库环抱中的神农丰源农业公司是随州市一家油用牡丹种植加工企业,带动了周边6个村增收,长期在基地务工人员就有300多户,其中120户均是贫困户?!俺送恋亓髯?,公司一年的农户劳务支出就有700多万元?!备弊芫沓陆ń樯?,农户不仅解决了自身就业问题,还能在房前屋后料理自己的小菜园。
1988年出生的罗圆是品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标准的“菇二代”。大学毕业的罗圆逆流回乡,跟随父亲罗学品经营香菇并创办公司。注重出口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商,几年的发展,已经夺得食用菌销售的“淘宝冠军”。
由双创人员刘永德发起成立的炎顺菇业位于随县高城镇。刘永德原来从事铁路工作,后来想反哺家乡?!耙郧懊刻熳疃嘁簿椭?000多棒。现在全自动化,每天3万棒,是之前20天的工作量?!?/p>
技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换上工作服,消毒后进入净化车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集中制棒,生产效率提高,成功率提升?!胺稚⒅瓢?,成功率最多90%,现在集中制棒成功率可达99%?!毖姿彻揭?0%是鲜香菇销售,每天下午14点发货,通过冷链,第二天早上就能抵达北京市新发地。
好味道源于大自然,广水市余店镇古城村大力推广“余店三白”的种植?!笆ㄗ油反蟀撞?、白黄瓜、白茄子是我们的特色产品,你们看,大棚里的黄瓜已经开出了小黄花,春节就可以上市了。”39岁的黄波原来是一名武警,也是散打高手。回乡创业,梦想成真。
“2017年,我们整村脱贫出列?!背ち胝蛉遄ご宓谝皇榧呛滦穸景恋厮?,“要用乡村振兴来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贝謇镆?家公司,其中禾禾园林有限公司专做花卉苗木,“传奇园艺”是大学生回乡创业、发展电商的范本。仅靠种植多肉,就能有1个亿以上的销售额,在淘宝网稳居第一。
一业兴百业旺。外来资金的注入、大学生以及能人的返乡,让当地的产业越来越红火。乡村治理有了年轻人的加入,美丽乡村建设焕发出新的生机。
曾都区洛阳镇小岭冲村注重“一舍一栏一柴房,一园一院一灯光,一桶一厕一花坛,一湾一路一故乡”的印象乡村建设?!拔颐遣桓愦蟛鸫蠼?,而是根据当地古民居、古银杏的特色,发展乡村旅游?!痹记逖粽蛘虺だ钔褫航樯?。
不远处的“花田故事”是一个梦想中的桃花源。村里整洁美丽,村外远山如画。“风格古朴、功能现代”的民宿吸引了一大批会员的加入?!叭巳擞惺伦?、户户有产业、家家有钱赚?!惫闼形笔榧橇跣懔嵴庋杌嫠闹械拿览鱿绱澹唤鲇懈赏?,还有说头,有看头,更有赚头。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通过‘两香一油’产业的带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自然水到渠成。”陈瑞峰信心满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地级随州市成立20周年。要全力打造‘两香一油’品牌,做特做优畜禽、水产、茶果菜等现代农业,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刚刚当选的随州市市长克克踌躇满志。
继续阅读
- 暂无推荐